鋼結構的市場現狀
20世紀90年代以前,由于中國,鋼材短缺,國家實行了節約鋼材政策。
隨著鋼產量的迅速增加,1997年,建設部提出了合理使用鋼材和發展鋼結構。
1998年,有人提議推廣和應用鋼結構作為一種新的建筑技術,然后政策轉向支持和鼓勵。
鋼結構行業迎來快速發展,產量從2004年的1300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3650萬噸,年均增長12%。
目前,鋼結構廣泛應用于下游工業廠房、高層和超高層建筑、碼頭建筑、火車站、火力發電廠、橋梁等。
建筑、非標準鋼結構、橋梁、塔架和桅桿等分別占鋼結構消耗量的54%、23%、9%、7%和7%。在建筑鋼結構中,消耗最大的是廠房和高層建筑,分別占建筑鋼結構的51%和20%。
然而,中國鋼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。
盡管近年來中國鋼結構的產量和應用有了很大的提高,但發達國家仍然遠遠落后。過去10年,中國鋼結構產量增長率與粗鋼產量增長率基本一致,鋼結構產量占鋼產量的比重保持在4%左右,而美國,日本和德國分別為45%、28%和22%。從普及率來看,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40%以上,而中國僅為2%左右。
在標準化體系建設方面,中國行業規范嚴重滯后。一些行業標準的最新修訂甚至是在20多年前。緩慢的修訂使得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材料的標準無法及時建立,影響了推廣。此外,許多標準不符合國際標準,鋼結構設計往往不被外國認可。
本文由鋼結構廠家-江蘇恒海鋼結構提供;
鋼結構的市場現狀